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我是家庭主婦,平時喜歡芳療、頌缽、水晶等學習和研究
Q1 / 接觸植物精油的契機:
有一次到朋友家吃飯,他看見我的手有一條燙傷,我告訴他這是煮飯時不小心被鍋子吻到的,他馬上拿了一瓶薰衣草、滴在我的燙傷處,約一個多小時吧,我驚奇的發現,我的燙傷處好像長出了一層薄薄的皮膜,覆蓋著趟湯的傷口,內心驚喜之餘,就在這樣的因緣際會,我和那位朋友,開始的對精油的興趣和探索、學習,甚至為此,我們甚至到印度、瑞士去參加研習、體驗芳療,精油芳香療癒。
Q2 / 植物精油對我的改變:
再一次小小的機會,因為手部的燙傷,開展了我對整個日常生活自我療癒的一扇門。在開始學芳療時,我已感覺到,家中從藥妝店買的各種止痛、呼吸道、蚊蟲叮咬、筋骨痠痛等等的瓶瓶罐罐,一直在減少,取而代之的是植物芳香精油和植物油。當每次出去旅行,尤其是到日本,家人朋友總是會在琳瑯滿目的藥妝店發掘各種新奇的小藥品,並大包小包的想把他們空運回去。相較我就可以平和而陪逛的心情,看看這些我感興趣的藥品,回去可以用哪些芳香精油來自製。這樣的改變其實也是全面性的,當你跟芳香植物精油接觸的同時,你和自然的關係也在潛移默化中更貼近。
Q3 / 分享芳療過程中獲得的意外收穫:
芳療就是日常生活的小醫療工具,對於奇蹟的事件並沒有太強烈的感受。最近可以分享的是我的手再次燙傷了,這次非常嚴重,是被油淋到手的燙傷,所以是已經到第二度以上的燙傷。在療癒過程中,先是泡冰水、之間噴薰衣草純露,隔天長水泡後,再把水泡的組織液擠出後,一邊敷純露、一邊抹薰衣草純油、蘆薈霜,慢慢得不到幾天傷口漸漸好,我使用玫瑰籽油和薰衣草精油敷傷口,很快地,大約不到兩週,新的皮膚已長出來,短短兩週,傷口完全癒合,剩下的就是漸漸褪色的微紅疤痕。在這過程中,我感受到,精油固然已有療癒力,若在加上使用者的心思關照,它的效果是倍增的。
Q4 / 推薦你自己最愛的配方或精油及說明原因:
我喜歡簡單平實的使用精油方式,如果你想用最少的預算、購買最簡單的日常用油,最最省的方式,就是從薰衣草開始,我知道一個未曾接觸芳療的人,對薰衣草也都是在熟悉不過的,但是若可以從:真正薰衣草、醒目薰衣草、穗花薰衣草、頭狀薰衣草,一次擁有這四瓶,打從幫助睡眠、筋骨肌肉痛、呼吸道問題、割傷撞傷、腸胃不適等等輕症狀,或是想要心靈方面讓內在平和、擴展心智意識等等,光是薰衣草家族的療癒力,都可游刃有餘喔:)
Q5 / 對初學芳療的朋友的建議:
每個人的學習方式不太一樣:有的人很用功筆記寫得勤快、有的人喜歡自己動手調香製作油膏、有的人是行動派、直接想到花園、到花市、到郊野去看去處植物,有的人搭配視覺學習,這時就可看看植物照片幫助對植物的感受,有的人嗅味覺敏銳,幾個氣味,馬上可以趕知道身體情緒情感意識的變化等等,所以,可以一邊了解自己的學習習性的同時,一方面也可用多元的方式學習,多樣化的接觸芳香療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