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目前位置:芳療師知識庫 / 芳療生活 / 濕疹纏身,皮膚搔癢怎麼辦?
一位朋友長年因濕疹而困擾,她的濕疹只有分「輕微」跟「嚴重」,從來沒有「停止」這個選項,遇到夏天、雨天情況會更嚴重,一直都是隨身攜帶類固醇的藥膏,但類固醇的副作用也很明顯,會使皮膚變薄、食慾增加變胖…等那麼濕疹問題可以如何改善呢?
當身體內部受到「濕邪入侵」後,會影響到皮膚細胞的代謝和新生,並且也容易使膚質受到刺激,身體自然就會發出過敏、濕疹…等的警報,此時就是表示體內濕熱太重了。
另一方面,考慮到「夏季氣血浮於表」,當血氣流動到皮膚表面時,如果體內的濕氣沒有被好好的處理掉,濕氣也會一並被帶出來,這樣一來就有可能導致紅疹、發癢、腫脹等狀況出現。
梅雨季、颱風、雷陣雨帶來豐沛的雨水,使得整個環境瀰漫著濕氣,此時也是濕氣最容易潛伏進身體的時候。
炎炎夏日最想要躲進冷氣房避暑,但會導致毛孔不自然的閉塞,使汗水不容易流出,因而導致 「濕」不能排,悶在身體裡面。
大口吃冰、大口喝冰飲非常的舒暢,但小心會損傷脾胃正常的運行,同樣造成濕氣排不出來。
濕熱體質判斷依據,除了皮膚容易紅腫瘙癢,還有以下這些:
1.體型偏胖或蒼瘦
2.身重疲倦
3.臉部油膩感
4.眼睛紅赤
5.口中有異味
6.大便黏滯解不乾淨
7.小便灼熱感、顏色深
8.女子易帶下色黃
9.男子易陰囊潮濕
皮膚濕疹、過敏通常與消化系統(脾胃經絡)有很大的關聯,而情緒、賀爾蒙、飲食習慣、作息等也是常見影響因素,因此「改善飲食就成了重要關鍵」:
1.減少糖類澱粉攝取
2.少吃油炸食物、加工食品
3.不可冷飲、涼水
4.注意造成過敏的食物(如麩質、牛奶、水果、海鮮…等)
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?
✔ 三餐定時
✔ 多吃深綠色蔬菜
✔ 透過芳療舒緩
日常保健部分可以使用「脾胃經」按摩油,幫助腸道蠕動與消化,搭配「膀胱經」調理,排除體內濕熱,除了運用精油減緩症狀,建議還是要找尋求中醫,同時內外調理,才能擁有更健康的身體。
永久花精油和德國洋甘菊精油都擅長清熱解毒、收乾泡疹,如果沒有德國洋甘菊,可以用茶樹精油替代哦。
真正薰衣草 20 滴 + 義大利永久花 20 滴 + 岩玫瑰 20 滴 + 德國洋甘菊 3 滴
薄荷精油 1 滴
調合完成後取 2 滴,滴入 10mL 的基底油中,調成 1% 護理油塗抹於症狀部位
脾胃運化則是濕氣根除的關鍵因素,使用溫暖卻不燥熱的精油揉腹按摩腹部穴位,加速腸胃蠕動,排出濕氣。
精油配方(6%濃度)
甜茴香 7 滴 + 藏茴香 5 滴 + 豆蔻 3 滴 + 山奈根 10 滴 + 紅橘 10 滴
植物基底油
沙棘油 1 滴+冷壓芝麻油 30mL
精油配方(6%濃度)
中國肉桂 3 滴 + 西伯利雅冷杉 15 滴 + 厚朴 3 滴 + 紅橘 15 滴 + 阿拉伯茉莉 1 滴
植物基底油
沙棘油 1 滴+冷壓芝麻油 30mL
Step1/ 將調製好的胃經、脾經配方,以胃 6:脾 4 的比例,調和成 6% 的按摩油
Step2/ 每日早上使用以上配方揉腹 3 分鐘
Step3/ 雙手輕敲左右兩側天樞穴 3 分鐘
Step4/ 配合腹式呼吸,並熱敷關元穴 3 分鐘
注意
6 歲以下、孕婦不適用,未成年降低濃度至 3% 。
找尋情緒的原點 ⇢ 改善亞健康問題從體質、情緒開始
完整了解芳療脈絡,為自己與家人帶來芳療照護,國際知名芳療證照推薦:
📍 NAHA美國國際芳療初階班 👉🏻 線上課
📍 NAHA美國國際芳療初級班 👉🏻 實體課
📍 IFA英國國際芳療雙證班 👉🏻 實體課